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树添绿正当时。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响应武汉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滨水生态名城”的工作要求,3月10日上午,武汉生态设计院在武汉·中法半岛小镇生态保护与利用项目现场组织开展“同植希望树,共谱中法情”植树节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武汉国际湿地城市再添诗意栖息的湿地涵养带。
武汉城发集团副总经理朱红西,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小霞,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孟建军,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朱红西一行参观了“柳听雨眠”展示区,对中法半岛小镇生态保护与利用项目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生态功法给予了高度认可,并对武汉生态设计院下一步构建湿地保护与利用核心竞争力、谋划生态修复领域大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后,大家来到“樱花溪”开展植树活动。大家或三五人一组、或六七人搭档,扶树、培土、浇水,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栽下一株株樱花树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30株樱花树苗迎着春风摇曳,展现出勃勃生机,令人不禁更加期待“樱花溪”繁樱盛开、游人驻足观赏的美好景象。
中法半岛滨湖生态涵养带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千百年间流传的诗律中就已有湿地的身影,湿地是城市“绿肺”,是链接钢筋水泥与碧水青天的黏合剂,城市用湿地呼吸。
武汉素来就有“百湖之市,湿地之城”之称,近年来,武汉始终把加强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扎实有力地促进了湿地保护。2022年6月,武汉市成功通过“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这是对武汉多年来坚持湿地保护的最大认可。
中法半岛小镇生态保护与利用项目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示范区之一,最大化保留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功能价值,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策略理念。该项目位于中法生态城半岛小镇南侧靠近后官湖的湖滨区域,面积50公顷,周边河湖纵横,自然禀赋优越,但由于近年的城市建设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该项目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生态系统基础网络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等方面着手,重塑一个可持续的自然与功能共融的湿地涵养带,打造华中地区生态修复的典范。
■|通过构建环半岛湿地链,发挥地形优势,搭建三级韧性城市排水体系,实现区域百年排水安全
图|滨湖生态涵养带属于三级排水系统末端,兼顾水安 全、水环境、生物多样性三大功能于一体
■|通过湿地链水系循环,小微水体构建多级联控,打造生态引擎,实现水质净化达到Ⅲ类,对后官湖污染“零增量”
■|通过修复退化的场地、为生物建“食堂”“驿站”、清除入侵生物等生态功法增加生物多样性
■|同时,通过巧妙设计,让生态之美可观、可听、可感,为市民提供全新的生态科普课堂
该项目由我院设计施工一体化实施,让生态理念贯彻始终,确保生态效果完美展现。项目2月开工,预计年底全部竣工。
霖泽聆音 生态觅境
重塑自然与功能共融的湿地涵养带
打造华中地区生态修复的典范
更多精彩内容将陆续放送
敬请期待!
素 材:综合办公室、项目策划中心
编 辑:刘 黎
审 核: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