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题实践活动要求,6月7日下午,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魏静,生态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朱俊华一行赴结对帮扶的农村基层村湾——蔡甸区张湾街上游村召开下基层察民情调研座谈会。
市妇联副主席雷萍出席并主持座谈会。市妇联、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小霞等领导,以及上游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党员代表、脱贫户代表和村民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
魏静主席表示,本次调研座谈的主要目的是落实省委、市委开展的“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以收集问题为目的,端正态度,坚持问题导向,并指出了几点做的不足的地方:
●在助力集体经济方面有差距
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不高,围绕村集体经济增收,村委会要履行主体责任、主体地位、主体决策,明确发展方向,驻村工作队要整合派出单位及有关部门资源,竭力帮助提高村集体收益。
●在美化村容村貌上有不足
助力村里提升软硬设施方面还有不足,要按照整体规划要求,整合现有力量资源,借力生态设计院提升美化村里环境,利用自然资源条件吸引消费群体以发展集体经济。
●在提升群众幸福感上有缺陷
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还没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要对标对表,集思广益,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工作队的自身建设有差距
工作队的自身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都应当全程置于村委会和村民的监督之下。
魏静主席强调,面向未来,村委会、驻村工作队要做到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化整合资源,共同为上游村的发展出力。
朱俊华同志表示,今天来到上游村有三点感悟:
●感悟政治
通过省委、市委“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这次下基层主题活动内涵更丰富,标准也更高更严,不是干部下清单而是群众点菜单。要把上游村打造成一个全面振兴的示范点,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驻村工作队要讲政治,用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满分的表现,把驻村工作当成政治工作、政治任务来抓,用政治标准来考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纪律作风,把乡村振兴工作打造成党建新品牌,暖民心、强信心,增加群众幸福感。
●感悟上游
上游菜薹已经成为了武汉市十大农产品品牌,村里要把菜种好种出特色来,增加附加值,把当下做与争上游相结合,“上游菜薹”要力争上游,打造成蔡甸农产品品牌、地标产品。做到党旗飘在村湾上、资金用在刀刃上、服务暖在心坎上,对于脱贫户要做到一户一策。
●感悟变化
每次来要有变化有成效,做到“亮化、净化、绿化、文化、产业化”。要用战斗精神把上游村打造成为基层党建的标杆、产业振兴的标杆、基层治理的标杆、服务群众的标杆。
座谈会上,上游村村委书记李金稳介绍了上游村的基本情况,他提到,目前村里有64盏太阳能路灯工程正在安装施工中,预计2022年6月10日具备实现照明条件。村里一组至四组3200米的公路亮化工程由武汉生态投资集团出资建设。
会上,村民代表、脱贫户代表均对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表示了认可与感谢。
村民代表李建起表示,驻村工作队办事扎实,平时走访农户,逢年过节送温暖,近期还帮村里的3200米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既方便村民出行同时也解决了农户采摘农产品夜间车辆通行的问题。
脱贫户代表王铁盾谈到,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里比较贫困,工作队驻村以来没有干部的架子,很随和,村湾基础建设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建抽水机站解决了农田灌溉方面的问题,建设路灯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的问题。
驻村工作队表示,下一步将更多与村民交心谈心,及时了解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做到有针对性的帮扶,加强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沟通,做到产业振兴有目标,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为上游村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对帮扶单位给驻村工作队送上了慰问物资。
❖
素材:党委工作部
撰稿:夏建平
编辑:刘黎
审核:陈玲